激素依赖性皮炎?其实是激素诱导型玫瑰痤疮
来源: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10
近年来,一种皮肤疾病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激素依赖性皮炎/激素诱导型玫瑰痤疮(Topical Corticosteroid withdrawal “Steroid addiction”)近十年来,激素诱导型玫瑰痤疮的患者在中国激增: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激素诱导型玫瑰痤疮病人都是女性,发生在面部,有长期使用激素史,患者自己对自己使用激素史知情或不知情。因为面部长期发红灼热并越来越严重而就医。然而医生对于这一近年来爆发的皮肤疾病还知之甚少。”1 什么是激素诱导型玫瑰痤疮激素诱导型玫瑰痤疮即Topical Corticosteroid withdrawal “Steroid addiction”,也被称为Facial corticosteroid addictive dermatitis (FCAD),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皮肤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激增,多是由于患者不正确的在面部使用激素而发生。尽管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于治疗异位性皮炎有很好的疗效,大大提高了异位性皮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人们也渐渐发现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不正确外用糖皮质激素的主要危害会使角质不全,保水力不足,对抗外界刺激能力下降,长期出现干燥和痤疮的问题;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的粘弹性变化,真皮层变薄,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免疫抑制作用,长期使用出现毛囊炎和痤疮等。激素诱导型玫瑰痤疮即是一种由于长期不正确使用糖皮质激素导致的面部疾病,表现为面部加重性的潮红,伴随红斑、水肿和毛细血管扩张,大部分患者自觉面部的灼热和刺痒。激素诱导型玫瑰痤疮可有两种亚型:丘疹脓疱型(52.1%)和毛细血管扩张型(47.9%) 丘疹脓疱型病人 毛细血管扩张型病人毛细血管亚型病人在原有或潜在有异位性皮炎或脂溢性皮炎的患者身上更容易发生;而丘疹脓疱亚型多是由于病人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色素性疾病或痤疮。2 如何避免激素诱导型玫瑰痤疮?发生激素诱导型玫瑰痤疮的前提条件是有在面部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历史,然而并不是使用过糖皮质激素就会发展为激素诱导型玫瑰痤疮。研究发现,激素诱导型玫瑰痤疮使用激素史往往有以下几个特点--长期、频繁,使用中高效糖皮质激素。因此要避免激素诱导型玫瑰痤疮,首先避免在面部频繁使用含有糖皮质激素的药物,包括皮炎平(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皮康王(复方酮康唑,含酮康唑和氯倍他索丙酸酯)、尤卓尔(丁酸氢化可的松)。表中例举出的这些药物,长期频繁使用在面部都可能导致激素诱导型玫瑰痤疮。 其次,就是避免使用含有激素的日常护肤品,选择有资质的正规渠道销售的护肤品,尤其是号称有“祛痘”“美白”“祛斑”功效的护肤品,往往是添加激素的重灾区。说到这个,我就想到去年“bliv去黑头净化啫喱”中添加地塞米松事件。 就是这个产品?? 人畜无害的成分表?? 药监局检查报告??由于现有检测技术手段的有限,目前仅能抽检出41种糖皮质激素,对于故意要添加糖皮质激素的商家来说,瞒天过海并不是非常困难,因此护肤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更在于商家是不是有道德和责任感。而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能做的就是对护肤品和护肤功效有理性的认识--要祛痘就去看皮肤科医生,想美白祛斑就做好防晒,在正规渠道购买有资质的产品。任何皮肤问题都有一段恢复的过程,警惕“速效”和“秘方”,不要对护肤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换个角度想想,正是因为我们对美好皮肤过于强烈的愿望,才使得这些追求速效的非法产品在市场上横行,如果我们不去购买和关注这些产品,它们自然没有生存之地。3 我是不是得了激素诱导型玫瑰痤疮?激素诱导型玫瑰痤疮最主要的症状就是皮肤潮红发热,有刺痛和痒感。尽管激素诱导型玫瑰痤疮的两种亚型容易分辨,但仍然会与接触性皮炎、痤疮和脂溢性皮炎等皮肤病相混淆。以下三点症状可以辅助临床医生诊断激素诱导型玫瑰痤疮:有显著的自觉灼热感停用糖皮质激素后数日到数周出现融合性的红斑频繁、长期在面部使用中强效的糖皮质激素。即使没有使用糖皮质激素药膏,但是长期使用一些来历不明的护肤品,并出现了以上的症状,同样值得怀疑。如果你符合以上症状和体征,一定要尽快就医。4 如何治疗激素诱导型玫瑰痤疮激素诱导型玫瑰痤疮的治疗方法目前还很有限,首要通过停止使用激素,使用羟氯喹等药物抗炎抗感染,对于丘疹脓疱型可加服维胺酯,以及一些支持性疗法(降温、心理辅导)帮助减轻对患者生活的不良影响。停用糖皮质激素会引起强烈的反跳作用,一些临床医生建议口服糖皮质激素并外用低效的糖皮质激素来缓解这一反应。也有研究使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或免疫调节剂治疗激素诱导型玫瑰痤疮。对于激素诱导型玫瑰痤疮患者来说,护肤是必不可少的减少爆发、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使用无泡洁面,油性保湿剂如神经酰胺帮助补足细胞间脂质、角鲨烯帮助补充皮脂腺脂质、天然油脂等减少皮肤敏感;水性保湿成分多元醇类、氨基酸、尿素等增加角质层水分;凡士林等减少外界刺激。爆发期用冷毛巾湿敷,非爆发期不要湿敷,角质层水分频繁的变化和含水量过高都会导致角质层过早地脱落,对于激素诱导型玫瑰痤疮患者很不利。5 激素诱导型玫瑰痤疮与玫瑰痤疮的关系激素诱导型玫瑰痤疮属于玫瑰痤疮的一种,其发生的前提是有不正确使用激素史,而玫瑰痤疮患者则不一定有使用激素史。根据近年来的研究,玫瑰痤疮患者可能存在易感基因或神经血管调节受体相关基因突变,在诱发因素(如毛囊虫、糖皮质激素、紫外线等)刺激下,表现为表皮功能受损和免疫功能、血管功能失调,最终导致玫瑰痤疮的发生。可以说,近年来玫瑰痤疮患者的数量增加,也与激素诱导型玫瑰痤疮的患者激增有关。微博:dermatologylab 传递科学护肤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 |